当前位置: 首页 > 政民互动 > 在线访谈

访谈鹤壁市疾控中心主任 裴保河

发布时间:2023年07月25日 17:46来源:鹤壁广播电视台浏览次数:

主持人:上期您做客我们直播间,介绍了疾控中心主要职能,那么近期我们市疾控中心正在推进的重点工作有哪些?能不能帮大家介绍一下?

裴保河近期重点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一是优化传染性疾病防控策略。分类指导做好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控工作,持续系统开展传染病监测及病媒生物监测,动态开展疫情分析研判,研提防控建议,加强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、新发传染病的识别、输入性传染病的应对能力准备,不断提升病原体发现、鉴别、检定能力,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中继续发挥一锤定音作用。

二是完善重大传染病防控与干预措施。加强艾滋病、结核病、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,维持低流行水平态势,着力提高重大疾病预防、控制、管理能力。持续巩固标准化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创建成果、艾滋病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运行、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、结核病实验室星级评定等亮点工作。

三是提升免疫预防及相关疾病监测防控能力。加速提升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能力,加强供需对接,确保各类疫苗供应充足。推动完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,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和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。持续开展预防接种公众健康教育,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和麻疹低水平流行。

四是加强慢病防治工作。以预防为中心,大力助推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体系建设,建立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、死因监测等信息网络。加快推进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,指导山城区、鹤山区申报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,力争年底前我市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全覆盖。助推淇县、浚县、淇滨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,以“慢病防治示范区”创建为抓手,健全重点慢性病早期筛查、干预、管理长效机制,引领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防控相融合。

五是深化健康相关因素监测和干预。统筹做好食品卫生、环境卫生、学校卫生、职业卫生工作,促进全市公共卫生工作规范化建设。进一步提升食品、饮用水、空气、土壤等健康相关因素及食源性疾病、青少年近视、龋齿、肥胖、职业病等疾病的监测评估能力,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。强化健康相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利用、构建以健康环境、健康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特征的“零级预防”模式。

六是紧抓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。围绕健康中国、健康中原、健康鹤壁行动,全面强化鹤壁市“13621健康促进”工作,用机制、模式的创新打通健康知识传播的最后100米,稳步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。推进健康科普“两库一机制”建设,不断完善健康教育协作网络,建强市-县-乡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和科普专家队伍,做强健康鹤壁行·名医走基层巡讲活动、健康科普大赛等品牌项目。

七是保持地方病防控压力。巩固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成果,依托地方病防治监测评价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,持续开展碘、氟等地方病监测。推进地方病防控规范化建设,将地方病防控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,建立地方病防控长效工作机制。

八是推进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。持续扩大医疗机构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范围,总结新冠疫情防控消毒处置经验,探索建立市卫健委为统领,各医疗机构、疾控机构、卫监机构相联动,社会消毒服务机构为补充的高质量、广覆盖消毒管理服务体系。

总之,我们将继续发挥新冠疫情防控中积累的政府参谋、行业引领、社会指导“三大作用”,持续在疾病防控、公共卫生、卫生应急、健康教育等疾控主业中勇做主力军和定盘星。争分夺秒抢回被新冠疫情防控占用的宝贵时间,全面落实健康中国、健康中原、健康鹤壁行动,全方位维护人民生命健康。

主持人:刚您谈到病媒生物防制,夏季是病媒生物繁殖的高峰,现在正值夏季,气温高、湿度大,病原菌繁殖快,又恰逢暑期,外出聚餐和游玩的人数大大增加,肠道传染性疾病极易发生。那什么是肠道传染病?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胃肠道传染性疾病呢?

裴保河: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肠胃疾病对人类的威胁触目惊心:全球每年死于肠胃疾病的人数在1000万以上,中国有1/5的人口患有肠胃病,居世界首位。

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入侵肠道,这些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,破坏肠粘膜组织,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,严重影响身体健康,人体一旦被传染,患者由粪便中排出病原体,病原体将再次传染他人,这样的传染病就是肠道传染病。目前依然是我国急性传染病中发病数最多、流行范围最广、影响生活最普遍的一组疾病。

主持人:肠道传染病都包含哪些常见疾病呢?

裴保河:我国《传染病防治法》规定的法定传染病中,霍乱、脊髓灰质炎、甲型肝炎、戊型肝炎、伤寒副伤寒、细菌性痢疾、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均属于肠道传染病范畴。

主持人:肠道传染病一般有哪些临床表现?

裴保河: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有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食欲不振等,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症状,迁延不愈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、贫血、身体抵抗力下降,严重的可以导致脱水,极个别病例甚至有生命危险。  

主持人: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什么?

裴保河: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,他们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大量致病菌,从体内排出,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。

主持人:肠道传染病在什么时候高发?哪些人群更容易感染呢?

裴保河:肠道传染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,夏秋季高发。每年的5—10月是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,7—8月份是高峰期。

肠道传染病,人群普遍易感。

主持人:预防肠道传染病有哪些措施?

裴保河:随着气温增高,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,为了预防发生肠道传染病,特提醒公众注意:  

1、养成“喝开水、吃熟食、勤洗手”的良好卫生习惯。  

2、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,尽量在外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;  

3、注意家庭饮食卫生,食物制作要加热3分钟以上。尽量不吃剩饭菜。冰箱不是“保险箱”,冰箱内储放的直接入口食品,经卫生处理后才能进食。  

4、加工凉拌菜时,加工者要把双手清洗干净,一定要用专用的熟食案板和刀具,不要和生肉刀具和案板混用,生菜在加工前要用开水过一下,盛放凉拌菜和色拉的容器要专用。  

5、蔬菜水果要先用清水浸泡,然后使用清洁水冲洗三遍以上,特别是一些带叶、带根的蔬菜,要特别注意根部的清洗,葡萄、草莓等水果需要在清水中适当加一点盐浸泡几分钟,用清水冲净,在冲洗的过程中,在表面用手轻轻地洗刷一下。  

6、旅游者要注意个人卫生,尽量避免在疫区当地进食生冷食品,尤其生食蔬菜,避免接触牛、羊、鹿等动物。如发生腹泻及时就诊。  

7、开展“三管一灭”(管水、管粪、管饮食,消灭苍蝇),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