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快推进“数字政府”建设为创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验区提供数据保障——访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吴登贺
“在防疫、防汛的双重压力下,我们紧盯营商环境建设不放松,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,为创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验区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。”5月31日,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吴登贺回顾2021年工作时表示。
近年来,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加快推进“数字政府”建设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,在2018年至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中,我市政务服务指标连续3年全省排名第二。
推行“一网通办”,加快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我市在全国首创了市党政服务平台,将党务、政务、便民服务整合到“一张网”,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“网上可办”“掌上可办”。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普惠金融共享平台,解决银行不敢贷和企业融资难、融资慢、融资贵的问题。目前,平台已入驻银行13家,上线87款贷款产品,接收7.1万笔贷款申请,累计授信额度超90.7亿元,发放贷款62亿元,有力支持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后恢复重建。
打造“一站式”服务,推进政务大厅智能化建设。该局建成“智约鹤城”精准预约系统,解决办事排长队难题,实现了24小时取件、智慧停车、智能导引等场景服务。建成大厅智能化监管系统,通过大数据综合统计分析,智能调节窗口进行人员分流,提高政务服务办事效率。大厅增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、智能交互柜等,推行窗口周六延时开放,实现了政务服务由“5×8小时”向“7×24小时”智能跨越,进一步提升企业、群众满意度、获得感。2021年8月,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智慧政务大厅建设试点市。
实行“一件事”集成办理,让企业办事更加省时高效。从企业、群众眼中的“某件事”需求出发,该局积极探索跨部门、跨层级的关联事项集成办理。在实体大厅设立“一件事一次办”窗口,实行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窗口统一出件”的工作流程,避免企业、群众在不同窗口间来回奔波。目前,全市已有70个“一件事”上线运行。
建设“一体化”交易平台,构建新型公共资源交易体系。以“减负担、强监管、提效能”为目标,该局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一体化交易平台,通过完善制度体系、规范服务流程、健全投诉机制,打造阳光透明的交易环境。上线“中介服务超市平台”,招标人登录平台后,可根据个性化需求选取中介服务类型,通过网上发布、网上报名竞价、网上确认结果,享受“交易不见面、过程全留痕”的“网购式”便捷服务,有效破解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介服务市场变相垄断、管理和收费不规范、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。目前,平台已入驻中介机构220余家,完成中介服务89宗。
吴登贺说,下一步,该局将继续锚定“全省第一、全国一流”的营商环境目标,以“主动作为、高效服务、企业满意”为标准,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,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、便利化、智能化水平,打造助企便民服务3.0升级版。